近日,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2022年度陜西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獲獎名單”,我公司5項工程設計項目及2項工程建設標準獲獎。其中工程設計項目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工程建設標準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工程設計項目一等獎2項
香槐六路跨灞河橋工程,位于西安市浐灞生態區,西起歐亞六路,東至香槐六路,為連接灞河東西兩岸的城市主干道而設,全長約732m。其中,橋梁工程總長度605m,由東、西引橋及主橋三部分組成,其中東引橋為2-40m連續鋼梁,西引橋為1-30m簡支鋼梁,主橋為57.5m+70m+120m+120m+70m+57.5m變高連續鋼桁梁。主橋采用機、非分離的雙層橋面,上層橋面為雙六標準的機動車道,橋寬25m,下層橋面為行人和非機動車的慢行通道。下部結構采用四棱體實體墩,鉆孔樁基礎。

橋梁設計方案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基礎上,運用大地藝術景觀手法,結合橋下濕地公園及河道的天然資源,縱橫向采用曲線變截面,最大限度展現景觀設計;采用變高雙層鋼桁連續梁橋型,外觀如蛟龍般屹立于灞河之上,氣勢雄偉,與橋下景觀公園交相呼應,共同構成了城市的新風景。
西安市新興南路工程PPP項目,是西安市快速路系統中一條重要的東西向城市快速路,西起南二環興慶橋,途經南二環、建工路、幸福南路、長鳴路、新興南路,東至東三環,道路全長約7.84km,總投資17.59億元,包括東南二環立交、建工路高架段、幸福路立交、長鳴路立交、新興南路地面段五部分,車行道面積36.4萬㎡,橋梁面積12.2萬㎡,雨、污水管道14496m。采用高架-地面雙系統,配合車道設置立交節點解決不同層次的交通需求和轉換。

工程設計項目二等獎2項
寶雞市植物園渭河大橋工程,位于寶雞市渭濱區,南起現狀姜譚路與三合路東側規劃路十字,沿三合路向北跨越海棠路、連霍高速、渭河及兩側堤頂路、濱河北路后,沿現狀玉澗堡西路下降至地面,終點位于玉澗堡西路與新福南路十字,全長1486m,規劃紅線寬度40m。主橋為連續鋼桁架拱橋,主跨158m,引橋為30-45米連續梁結構,橋梁總長998m,面積26545㎡。該工程是寶雞市2016年城建計劃中跨越渭河的一條重要通道,對于完善寶雞市路網、增強寶雞市渭河南北兩岸連通、加強各片區間交通聯系、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西安市西三環與錦業路立交工程,是西安市提升西三環快速路交通通行能力的重點工程。該立交位于西安主城區西南部,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范圍內,立交型式為兩層分離式立交,西三環主線橋上跨錦業路,位于第二層;第一層為錦業路、地面平面交叉口及西三環輔路。立交南北向全長1155.969m,總占地面積約11.5萬㎡,橋梁面積約12920㎡,工程總造價約1.59億元。

西三環為西安市快速路環線的一部分,錦業路為西安高新區一條城市主干路,連接著高新區管委會及周邊成熟商業區。該立交在西安市快速路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工程設計項目三等獎1項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太平河17#雨水出口泵站,位于尚航路與太平河交叉口的東北角。西臨已設計尚航路,南側為規劃西寶客運線北側路及太平河,泵站占地約16532.64㎡,其中,泵站地下建筑面積11534.7㎡,地上建筑面積1326.83㎡。

太平河17#雨水泵站匯水面積1500ha、設計流量為34.6m/s,為區域內的大型出水口泵站。為消減峰值流量、降低泵站提升規模,同時增加泵站的抗峰能力,本工程設計采用調蓄池+泵站提升+雨水利用。通過修建雨水調蓄池,雨季時可以蓄積雨水,消減雨水洪峰,防止出現城市內澇,起到防洪防汛功能,旱季時可將收集雨水資源進行回用;同時將調蓄池底部沉泥收集排入污水處理廠,可有效解決初期雨水徑流污染問題。雨水調蓄池上部可建大型休閑廣場、停車場、綠地、體育場等,充分利用土地空間。
工程建設標準一等獎1項
關中地區市政道路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圖集,包含典型道路橫斷面、生態濾溝、植草溝及雨水花園、生態樹池、透水路面、蓄水池以及通用設施7部分。針對不同道路斷面形式,提出了生態濾溝、植草溝、雨水花園及蓄水池的設計選型表,以方便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選用。本項目適用于陜西省關中地區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海綿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綠化、廣場、內部道路等可參考本項目使用。適用地質條件為非濕陷性黃土、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粉土、砂土場地,無地下水,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其中防滲型生態濾溝、防滲型植草溝以及防滲型雨水花園還可適用于Ⅱ、Ⅲ級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該標準圖集2018年獲得立項批復,2019年1月9日正式發布實施,推進了關中地區海綿城市建設標準化、規范化,進一步提高了設計、建設效率。
工程建設標準三等獎1項
停車場路面結構設計標準圖集,針對本地區建設條件,全方位詮釋各類型停車場的典型結構,方便中小工程直接引用,可大幅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細分各類不同車型匹配的不同結構,為節約低碳型工程及高質量精細化設計提供引領示范作用;增加了非機動車路面典型結構,為非機動車特別是共享單車綠色出行停車場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本圖集2016年獲得立項批復,2018年12月18日正式發布實施,適用于城鎮各類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室外、室內停車場路面結構設計,有助于陜西省停車場(庫)路面建設標準統一、經濟適用、節能環保,提升城市停車場(庫)路面建設整體水平,促進陜西省停車場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陜西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是陜西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最高獎項,本次獲獎是對我公司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我公司將在市政設計領域持續不斷探索,在實踐與思考中,賦能設計創新,彰顯責任擔當,為推動陜西省、西安市城市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