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婁底,素有“世界銻都”、“十里鋼城”、“百里煤?!敝Q,是湖南乃至全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但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難免伴隨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4月14日,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報道組來到婁底市。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聞名遐邇的“銻都”呈現出山清水秀的一片春色,全市7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副市長謝志雄在闡述婁底發展理念時說,“若毀綠水青山,寧棄金山銀山?!憋@然,在婁底,一系列環境污染歷史遺留問題正在被解決,良效發展模式正在形成。
污染問題,先還清“老賬”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婁底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之而來的生態破壞已經形成。婁底市環保局副局長彭石民舉了幾個例子,冷水江的錫礦山地區從清朝時期就形成了銻礦的開采冶煉,長達100來年的無序生產,錫礦山可謂滿目瘡痍;雙峰縣的磺、鉛、鋅礦開采同樣有80多年歷史,環境問題積弊嚴重。
在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重壓下,婁底市近年“壯士斷腕”,開展污染治理生態恢復工作?!笆濉币詠恚餐度?2億元實施錫礦山地區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2010年開始,先后取締和關閉78家銻品小冶煉廠和采選廠,整合規范為9家,對歷史遺留的砷堿渣分步進行治理。投資7000萬元對上世紀90年代以后建立的渣庫集中堆放存儲的砷堿渣進行無害化處理。
在努力“還老賬”的同時,婁底市財政投入巨資,對廢棄礦山和渣場進行修復,全市范圍內植樹植草“復綠”面積達50多公頃。
產業轉型,不欠“新賬”
“要治污,就必須改變婁底市產業結構單一、產業定位偏低、產業集群度低等問題?!?婁底市環保局左文軍科長介紹,婁底市近年把產業轉型作為重大課題來抓,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笆滓氖歉脑靷鹘y結構,促進產業升級。通過對礦山企業的關、停、并、轉、實現企業的集團化和規?;?,從而改變傳統開采方式,降低單位產值的污染物排放強度。其次是引進高新科技延長產業鏈條,并發展園區經濟,推進產業集聚?!?br>
“環境問題,堅決不能再‘欠新賬’”。左文軍說,如今婁底市的產業園區環境準入機制十分嚴格,對不能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堅持“一票否決”原則。(信息來源:中國固廢網)
入庫時間:2014/4/17